本田觉醒
来源:本田本田终于觉醒了。10月13日,Honda(本田)中国正式发布全新纯电动车品牌“e:N”,同时发布e:N系列五款全新车型。在如火如荼的电动车领域,本田一直无所作为,眼看着新势力与传统自主车企扶摇直上,后知后觉的本田终于开始发力。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常务执行董事兼中国本部长井上胜史形容这一天对于本田来说“是里程碑式的一天”。今年以来,新能源车市场继续狂飙突进。
“电动化是汽车革命的上半场,网联化、智能化、数字化则是汽车革命的下半场,芯片和操作系统作为数字化基础将成为竞争焦点。”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近日在第三届全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上如是说。陈清泰表示,作为规模大、创新活跃度强的智能汽车市场,我国正不断推动智能汽车芯片创新。
从新技术迭代到产业链重构,从新能源汽车产销快速上升到车联网、充电网与能源网“三网协同”加速推进……种种迹象表明,汽车产业转型正在提速。站在汽车革命下半场的起点,如何面对新挑战、如何求解新问题,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必答题。毋庸置疑,交通出行方式的重构将带来社会经济颠覆性变化,汽车产业在与智慧城市基建的双向赋能中,既存在巨大的转型机会,也会诞生强大的汽车产业竞争力。
10月16日消息,理想汽车北京绿色智能工厂在北京市顺义区正式开工建设。理想汽车北京绿色智能工厂将利用现有厂区上厂房进行改造,沿用率高达 60%。整个项目投资超过 60 亿元,计划将于 2023 年年底投产。投产后,一期将实现年产 10 万台纯电动汽车的产能。此外,理想汽车还将新建产业创新中心与超级充电站。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创办的湖北星纪时代科技公司近日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武汉设立项目总部并研发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智能设备。这标志着吉利正式进军手机领域,也显现出手机和汽车这两个重要端口的相互渗透更近了一步。随着智能化、网联化等“新四化”成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方向,汽车这个曾经的交通工具和手机这个曾经的通信工具,在智能终端这个方向上缠绕得越来越紧密。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10月13日,日本本田汽车公司表示,该公司将于明年春天向中国市场推出其首款电动汽车。报道称,以电动运动型多用途车(SUV)为起点,本田汽车公司将加快其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即中国市场的电气化进程。本田汽车称,2030年以后在中国推出的所有新车型都将是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
10月14日消息,*ST众泰公告,预计第三季度亏损2亿元3亿元,上年同期亏损5.3亿元;受资金短缺的影响,公司整车业务基本处于停产状态,公司的主要产品汽车整车基本没有销售收入。2021年半年报显示,*ST众泰的主营业务为金属家具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占营收比例分别为:55.99%、44.01%。
50万以上豪华电动车月销榜高合汽车登顶第一,保时捷第二
日前,9月乘用车销量出炉,乘联会数据显示,整个乘用车市场明显受到缺芯等因素影响,金九成色不足,起色并不明显,9月乘用车市场零售158.2万辆,零售环比三季度最低值的8月仅增长9.1%;但新能源持续爆发,零售销量达到33.4万辆,环比增33.2%,渗透率超过20%,实现对燃油车市场的替代效应,并拉动车市向新能源化转型的步伐。
中国五菱1-9月销量达1270148台!
10月13日,上汽通用五菱发布最新销售数据:19月累计销量达1270148台! 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普及者,GSEV系列车型累计销量达571011台,宏光MINIEV累计销量突破40万台!四夺全球销冠,GSEV销量突破57万!第三季度,上汽通用五菱整体销量达390057台,GSEV系列车型销量为109978台,其中,7月、8月
全球“芯片荒”迟迟未能得到缓解,车企减产、停产已成常态。而为了缓解新车交付的压力,部分车企不得不选择暂时给新车“减配”。1、交付“半成品”已成更多车企的选择为了避免工厂因芯片短缺停工,一些汽车制造商会先将汽车生产出来,计划等待芯片到货后再补装。但随着6月以来马来西亚等海外疫情复发,芯片短缺并未迎来预期中的缓和,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